南通数字化的经济创新协同中心运营——通州AI产业触发新引擎

来源:竞技宝测速网址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5-08-26 14:40:02

  昨日,记者走进位于南通高新区江海智汇园的南通数字化的经济创新协同中心,模块化机房内的服务器正在高效运转。8月16日,该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通州区AI产业进入一个快速的提升的阶段。

  当前,各种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深刻改变着这个时代的产业和生活。数字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通州区将数字化的经济作为辖区重点布局的产业,今年上半年,通州区优化完善了辖区8条重点产业链,将“人工智能”产业链列入辖区的重点产业链。

  在南通数字化的经济创新协同中心,一台台国产AI服务器整齐排列,冷却系统发出轻微嗡鸣声。据了解,这里已部署116P国产智能算力,同时带有1500T的存储空间。

  近年来,数字化的经济已成为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作为支撑新质生产力蒸蒸日上的数据生产力,它既是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新引擎,也是通州区重点布局的核心产业。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一直在尝试寻找一个产业和AI结合得比较紧密,并且有实质突出效果的城市进行落地。“我们双方一拍即合。”南通高新区相关负责的人介绍,2024年11月5日,通州区人民政府、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南通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多方签订框架协议,明确将用五年时间,华为以数字化的经济创新协同中心为依托,在通州构建起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数实融合、数字治理、人才引育五大平台,南通数字化的经济创新协同中心将被建设成长三角地区特色鲜明的数字技术创新及产业孵化高地。

  2024年11月,中心正式签约落户通州,总规划建设400PFLOPS算力,目前已落地116PFLOPS算力。南通高新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张坤介绍,公司采用包括华为昇腾910B算力服务器在内的全国产化软硬件系统,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本地特色产业,将算力与产业深层次地融合,共同打造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模型产品。张坤进一步说明:“我们已在通州结合家纺行业发展特点,汇聚大量家纺行业数据,开发家纺产业大模型,该模型可为家纺企业图稿设计、成品质检提供高效的模型支撑。待后续模型正式上线后,将逐步提升家纺行业的设计生产智能化水平。”

  在紧邻南通数字化的经济创新协同中心的一栋办公楼内,江苏纺知云科技有限公司CEO陈旭向记者展示了全新的“纺知云”AI平台。当他将“小雏菊的家纺画稿”的主题元素、颜色搭配及画稿风格等文字描述输入平台后,仅30秒就快速生成了家纺花型方案。

  “纺知云”AI平台是江苏纺知云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大模型能力打造的家纺领域AI平台,主要面向家纺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企业级客户,提供设计渲染、营销展示、生产对接等场景的AI数字化解决方案。该平台依托华为910B算力平成南通本地化部署与应用,为南通家纺产业数字化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以前家纺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推出新一款产品,需要经过设计、生产、拍摄等多个步骤,成本达两三千元。现在通过AI生成IP画稿、柔性化制造,实现‘先销后产’以减少库存,成本‘断崖式’下降至仅200元,这一优势在海外电子商务平台上尤为明显。”陈旭介绍。

  除设计环节外,“纺知云”还研发出软硬件结合的AI智能验布一体机:布料经过机器时,可自动检验测试瑕疵一起进行记录,并形成数字化报告,供工人复检。陈旭说:“人工验布效率低,出错率还高,但凡有些瑕疵检测不出来,后续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就会增加。AI智能验布一体机24小时工作,效率和准确率都大幅度的提升。”

  科技企业以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助力企业降本提效;地方国企则为行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南通高新控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赵军透露,目前南通正重点打造家纺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深入挖掘家纺产业数据价值,全方位推动家纺产业数字化转型。他解释:“可信数据空间”就是一个受控的“数据安全屋”,通过部署严格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保障行业数据安全流通。“我们的家纺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已入选江苏省首批可信数字空间‘123+’项目库,作为数据基础设施优秀案例推荐至国家数据局。”

  产业发展已全面迈入A与数字化经营的新时代。传统产业若不主动转型升级,未来恐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近年来,通州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先后蝉联“全国总实力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和“中国工业百强区”,在2024年总实力百强区中位列第35位。

  “南通数字化的经济创新协同中心虽以家纺产业为起点和切入点,但其核心目标是推动地区产业的全面智能化转型与升级。”赵军表示,大量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难以独立承担AI转型的重任,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层面。“作为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地方国企主动担当,将建设重点从传统的‘路桥’等物理基础设施,转向了至关重要的‘数据基础设施’。目前,南通数字化的经济创新协同中心是全市首个落地的纯国产化算力中心。”

  在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方面,通州区早有规划。辖区早年成功引进江苏濠汉等AI企业,并依托深南电路、四方等区内头部企业,夯实了AI硬件支撑。“现在我们又以南通数字化的经济创新协同中心为关键枢纽,成立专业化的国科云招商团队,专项负责人工智能产业战略招商。”南通高新区科技新城管理办公室主任昝强介绍。

  从优势家纺产业的智能化破局,到前瞻布局数据新基建、创新打造可信数据流通范式、构建软硬一体的产业生态,通州正全力打造长三角数字化的经济发展的“通州样本”,为区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